中国法院网睢县频道讯 睢县法院在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实践活动中,从为民的小处和细节入手,倾尽“五心”打造为民工程,深入实践“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
贴心。该院结合正在开展的“一村一干警”活动,做好法官与农村、农民的联系工作,该院要求每位干警每周至少要深入村委一次,以及时了解所承包村委群众的思想动向,更好的了解民情民意。通过了解到的民情民意,准确把握所包村出现的问题,真正做到使当事人“不出村、不出户”就能解决纠纷。此外,该院还分别在20个乡镇设立20个巡回办案点,定期安排法官到办案点为群众办理立案、送达、调解、开庭、宣判等诉讼事宜,对简单案件当场立案、就地审理、即时执行。仅2009年上半年,人民法庭就接待群众来访、咨询290多人次,受理诉讼案件754件,速裁民事纠纷356起,巡回办案260余次。
关心。该院完善了“案件生效,调查回访”制度,该院纪检监察部门每月底按5-10%的比例从各业务庭室抽取当月所结案件分类进行调查回访,实行一案一表、分类建档,调查工作实行二人办案制,调查要有书面材料,纪录内容经被调查人阅后签名按印,保证调查内容真实性。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根据该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养庆提出了少年审判工作“教育要有说服力,审判要有震慑力,感化要有亲和力,挽救要有拉动力,判后语要有影响力”的审判原则,该院往往还要通过走访家长、学校等方式了解其思想动态、悔罪表现以及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等,帮助其从阴影中走出来,树立坚强的生活信心。
爱心。该院一直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原则, 6月10日,该院院长王养庆就带队深入受灾乡村开展帮扶工作,不但帮助群众抢险救灾,还给部分特困受灾农户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切实加强了法院与群众联系的“情感纽带”。此外,该院针对农村群众法律知识缺乏、诉讼能力不高、交通不便、经济困难等情况,积极设立公告栏、宣传栏和送达《诉讼指南》小册子,同时推行“半小时立案”制,采取上门立案、电话立案、假日立案、预约立案、定点收案等多途径立案方式,仅2009年上半年,该院就为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2万余元。
耐心。该院不但要求办案人员耐心的将调解进行到底,还要求办案人员耐心的为当事人辩法析理。对于那些判决结案双方当事人证据都不很扎实或判决结案难以平息纠纷等案件,该院不是仅仅作出判决了事,而是前方百计的再试着做一次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尽可能以“和谐”方式解决纠纷;甚至有的案件已经宣判,法官还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促成其和解。其次,在每一起案件的诉讼过程中,法官都会耐心地为当事人讲解法律,分析案情,并尽可能的做到通俗易懂,让当事人明白胜在那里,输在那里;如果当事人不服,要和法官理论理论,法官仍要耐心的进行解释,向当事人一一解答,并对一些情绪特别激动的群众动之以情,说之以理,进行开导,以理服人。让当事人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明明白白。
公心。该院深知,作为基层法院,经常要面对很多“不起眼”的小案件和各种各样的当事人,虽然每个人的文化程度、生活层次、社会背景都不一样,但他们内心对平等和正义的渴求是相同的。基于此,该院要求每位法官都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尊严和利益。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无论是掏不起诉讼费的贫困群众还是腰缠万贯的富翁,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名人官员,都要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另外,以法律为准绳充分发挥法官职责,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加强法官办案的责任心,使其公平公正地审理好每一起案件,力争快、准、实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